1952年11月 江阴县人民政府接管教会学校,私立改为公办,定名为“江阴县后塍初级中学”。12月 江阴县人民政府公派张洽中为副校长。因马士光校长长期病休,学校由校董会代管,张洽中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1953年5月 翻建学校新校门。首届公办学校初中生毕业。 1954年7月 第一任校长李维光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校师生为之振奋。8月 张洽中任学校第三任校长。 1956年7月 毕业生孙一德被长春空军预校(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录取。 1957年1月 工作组进驻学校,开展大鸣大放。11月 蔡忠保任学校第四任校长。 1958年5月 学校创办“印刷厂”。9月 学校复办高中,招收高一新生2个班107人。10月-12月 学校停课三个月“大炼钢铁”。 1959年学校开展反右倾和肃反复查运动。 1960年王恩洽老师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先进工作者”。 1961年7月 解放后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喜获丰收。应届生1名考入中国科技大学。 1962年1月 沙洲县成立,学校更名为“沙洲县后塍中学”。8月 应届高中毕业生1名考入北京大学;1名考入清华大学。 1963年8月 应届高中毕业生1名考入清华大学。 1964年8月 应届高中毕业生1名考入北京大学。高考升学率66%。 1965年8月 应届高中毕业生1名考入清华大学,2名考入北京大学。高考升学率70.8%,列苏州地区前茅。 1966年 6月 学校全面卷入“文化大革命”运动,沙洲县委派工作组进校,学校由文革领导小组行使领导权。8月 学校更名为“曙光中学”。此后,学校红卫兵分化成两大派,由于派别斗争,学校无人管理,以致实验仪器、图书档案丧失殆尽。 1968年 2月 后塍镇革委会派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学校,学校成立革委会。由沙洲农机厂老工人邬洪才任校革委主任,原校长、党支部书记蔡忠保任校革委副主任。9月 全国性上山下乡运动,初一至高三的绝大多数学生插队落户农村。学校继续招收初一、高一新生。 1969年-1970年学校在“斗批改”中过渡为初中二年制、高中二年制,外地教师回原籍任教。学校一度更名为“沙洲县农机厂后塍中学”。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