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法:假日修行:构建知行合一的校本德育课程
假日修行:追寻知行合一的校本德育课程
王进法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江苏 张家港 215631)
本文发表在《江苏教育》2015年第9期
摘 要:针对目前道德教育的弊端,崇真中学结合“崇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创设假日修行德育课程,利用日常的双休日、节假日,把德育活动渗透到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开。假日修行采用课程化的方式、生活化的策略,知行合一途径,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假日修行 课程化 生活化 知行合一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普遍存在着重认知少实践、重校内轻校外、重主题少常态的状况,空洞说教,与实际脱离;学生知行背离,道德教育苍白无力。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要由“高大上”转变为“细小实”,从说教转变为实践,知行合一。要引导学生立足实践,在做中感悟人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德育的实效性才会得到提升。
从2003年起,崇真中学在继承深厚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提炼出学校文化的核心“崇真”精神。“崇真”即是追崇真理,尊尚真诚,它不仅指在师生认知、教学行为上,还指在人格追求、价值追求和评价上的,这与陶行知先生“学做真人”、“教人求真”也是相互呼应的。[1]崇真中学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以“假日修行”为切入点,努力寻求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点和突破口,探索德育知与行的统一。假日修行是指利用日常的双休日、节假日空余时间,按照拟定的德育课题,以“作业”的形式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在生活中持续地实践、体验。假日修行其形为作业,质在修行。通过探索并构建生活化、体验式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学校崇真文化引领下,把学校德育目标落到实处。
一、构建规范、系统的“假日修行”,推进课程化的德育
道德教育是以德性培养为本质的,其最终目标是把丰富的道德内涵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按照课程对德育进行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将会使学校道德教育主题更鲜明,目标更明确,组织更科学,发展更全面,结果更有效。我校将假日修行纳入校本类德育课程体系,以求“真”为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需要为本,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用课程的形式整合学校原有零散的德育活动,建立了一个有序列有层次,完整化系统化的假日修行课程体系。
假日修行的课程目标可以概括为“一种精神、两种意识、三种品德”,彰显校本化特色。一种精神是指爱国主义背景下的崇真精神,两种意识是指法制意识和爱心意识,三种品德是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它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体现。
假日修行的课程设计以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重大节假日、重要的纪念日和主题日为载体,目的明确,形式稳定,具备连续性,常态化。课程实施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需求,将核心价值观和崇真精神细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要求,转化成实实在在的行动,采用学科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突出针对性。如端午节“传承”主题假日修行,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普及端午知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假日修行选做作业包含有:一是学包粽子,让同学在父母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包裹粽子,亲身体验和传承粽子文化,品尝粽子,收获劳动的乐趣。二是资料收集,网络收集整理端午民俗活动,形成节日小报。三是经典诵读,整理屈原的经典诗文,并开展诵读,为班级诵读会做准备。四是思辨,面对端午被韩国申遗抢注的实际,认真思考“新时代青年应如何传承端午文化”,撰写500字左右评论。
假日修行在课程评价上,注重过程性评价、情感和行为的评价,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只要身体力行,认真去做,有所感悟,就基本达到了预设目的,给予基本学分。对于以资料卡片、小制作、图片等形式反馈的“作业”,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对于情感交流、体验感悟、反思类的“作业”,则主要由老师来评价;而爱心公益、志愿服务形式的“作业”,可以让社区群众、社区机构参与评价。多元化评价方式实现了各种主体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相互促进,发挥了德育评价的导向性和教育功能。
二、探索真实、可行的“假日修行”,实现生活化的德育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观点,认为“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所以在教育中,老师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预设情境,教育学生要主动让座,而在现实中常常是置若罔闻,只当没看见。道德教育的苍白无力是因为学校提供的是“假社会”的教育,学生当然不会获得真正的道德品质。针对上述弊病,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而德育同样也要通过生活并且在真正生活中才能发挥力量。假日修行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在他自己所实践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构建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2]
假日修行是走向家庭、走向社会的德育。生活化的德育要注重把握生活的整体性,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尽可能地整合,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学生“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而部分家长则宣扬“读书无用论,权钱至上”,两者直接相背离。所以说单凭学校道德教育是不能决定孩子道德发展方向的。假日修行是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延续,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或社区资源来实践,让家长、社区群众和单位直接参与,实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课堂、进家庭、进社会的局面,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模式。如中秋节假日修行选做作业包含有:一是叙亲情,和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吃甜芋艿、吃月饼,聊家常。二是爱心制作,利用月饼盒等礼品包装材料,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贺卡,送给自己最亲的人。三是爱心公益,给家庭周围、所在社区的孤寡老人或新市民子女送月饼、芋艿,送上美好的问候。
假日修行是走向网络媒体时代的德育。德育回归生活世界,要把影响人道德生成和发展的文化、环境、行动和信息等各种因素都要纳入德育课程,建构完整的、系统的课程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平台、生活的重要方式。网络媒体的便捷性、趣味性和资源的丰富性,为道德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特别是一些主题教育网站或平台,如“苏州普法”微信公众号,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图文并茂,即时互动,其教育效果是“灌输式”所无法比拟的。“法制宣传日”假日修行选做作业之一是添加“苏州普法”微信公众号或下载“e同说法”手机客户端,学习由苏州市司法局推送的各种普法信息,分享观点,点赞转发,传递正能量。
三 追求有实效的“假日修行”,获得知行合一的德育
知行合一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思想论和方法论,是人们对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基本道德要求,是道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近年来,道德危机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被称为道德滑坡现象,折射出道德教育知行背离的困境。人人都知道要孝敬父母,但当“探望父母”都需要靠制订法律来进行强制执行的时候,这实在是道德教育的无奈之举。我们认为“知”和“行”是同等重要的,在道德教育中身体力行,“知”和“行”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思想,突出实践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认识与实践结合,使得教育理想和目标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假日修行就是强调学生在亲历的实践中,亲身的体验中,培养德行。如母亲节“感恩”主题的德育假日修行选做作业有:一次家务劳动,洗一次衣服、拖(扫)一次地、做一个菜、洗一次碗,感受母亲日常家务劳作的辛苦。一个行孝举动,为父母洗一次脚、送一杯茶、散一次步、聊一段家常,在小事中感受到行孝的快乐。
从哲学角度理解知行合一,实质上是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结合,追求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假日修行强调实践、体验、再创造的过程,在“行”中体验感悟,通过行动体验和感悟内化,产生情感共鸣、心灵升华,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道德内涵,提升个人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母亲从事家务劳作是辛苦的,通过亲身尝试体验,就更能理解母亲年复一年持续劳作的艰辛,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那接下来的行孝举动就变为水到渠成的行动,学生能够处处为母亲着想,关爱体贴母亲,逐渐地把感恩化作日常的行为习惯。所以说知行合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品质,外化于道德行为。[3]
假日修行“体验内化”的形式主要有:一是周记,包括用文字详细地记录整个活动过程,活动的心得体会、认识感悟等。二是分享交流,包括利用晨会、班会课让学生互相分享,尤其是本次活动的心路历程、体验感受、认识提高等。三是互评反思,包括组织学生的假日修行作业展览评比,让学生互相对照对比,查找差距,反思中得到提升。四是榜样示范,包括通过评选班级、校级道德模范活动,宣传和表彰他们在实践中的先进事迹,让全体学生学有榜样,比有目标,赶有动力。
德育的产生源于生活的需要,德育的实施离不开生活。只有让德育走向课程化、生活化,注重知行合一,德育才能真正有实效。
参考文献:
[1]课题组:“崇真文化引领下师生行为优化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汇报
[2]刘轶梅,丁日杰:关于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中学德育工作的新视角:德育生活化[J].
教育探索,2006
[3]余纯:浅析知行合一的现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2,(23)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