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身式跳远
2024年10月15日本周二,崇真中学体艺组丁志同老师开展了一趟主题为挺身式跳远的组内教研公开课。
在课堂上,丁老师首先经过了颇有创意的热身活动,让学生们充分活动开身体各肌肉关节。在随后的基本部分教学中,第一步便是通过自身专业的示范,让学生对田径挺身式跳远有了初步的概念,并辅助以简明的口头技术教授。
在练习的过程中,丁老师把技术动作分解为多个动作的联合,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同学们逐步练习掌握。
在课堂的最后,伴随着风格迥异的两手音乐,丁老师带领示范做完了素质练习以及相对应的放松练习。
在课后的评课活动中,体艺组的各位也是从各自的视角给出了改进的意见,更加完善了这堂课的构成。
2024年张家港市高中体育与健康
学科教学研训活动
课题: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
执教教师: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丁志同
上课地点: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体育馆
上课时间:2024年6月13日
挺身式跳远设计理念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人教版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注重实践、注重个人练习和集体练习相结合原则,结合学生实际,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根据练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指导学生学会评价(自评、互评),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相互协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挺身式跳远》是根据水平五目标设置的必修模块。挺身式跳远是腾越远度越过水平障碍的一种技能,其动作结构式是助跑—起跳—腾空—落地,技术结构是通过快速助跑和迅速有力的起跳,把助跑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踏跳获得的垂直速度很好结合起来,使人体腾越一定远度的项目。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男女合班上课,体育的运动技能虽然有差异,但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教学中不断优化技术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四.学习目标
1. 运动技能:学生了解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要领,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练习中运用正确的挺身技术进行练习,懂得动作正确与否,并且积极参与练习。
2. 健康行为:积极参加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动作学习,主动尝试体验、合作学练提高完善动作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懂得与同伴分享经验。
3. 体育品德:乐于反复练习,与同伴合作愉快,培养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下放摆动退挺身动作、迅速收腹
难点:起跳与腾空动作的衔接
六、教学的主要策略
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法,建立完整的动作表象,激发学生练习兴趣,通过体验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自主锻炼意识;通过多种练习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动作的感知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互帮互学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教师示范、讲解,个别纠错、集体讲评、分层教学等方法;在练习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观察法、模仿法、合作学习法、自学自练法和展示评价法等。
体育实践课教学预案
学习阶段 | 水平五 | 单元 | 挺身式跳远 | 课时 | 第二课 | ||||||||
教学目标 | 1. 运动技能:学生了解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要领,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练习中运用正确的挺身技术进行练习,懂得动作正确与否,并且积极参与练习。 2. 健康行为:积极参加挺身式跳远的技术动作学习,主动尝试体验、合作学练提高完善动作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懂得与同伴分享经验。 3. 体育品德:学生乐于反复练习,与同伴合作愉快,培养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 | ||||||||||||
教学内容 | 1.挺身式跳远 2.素质练习 | ||||||||||||
教学重点 | 下放摆动腿挺身动作、迅速收腹 | ||||||||||||
教学难点 | 起跳与腾空动作的衔接 | ||||||||||||
安全提示 | 1.课前检查场地器材及学生服装、鞋子是否符合体育实践课安全上课要求。 2.准备热身练习活动充分,练习时组织分组合理,学生练习时不规范教师及时指正。 | ||||||||||||
课的部分 | 学练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组织队形 | 运动负荷 | ||||||||
次数 | 时间 | 强度 | |||||||||||
开 始 、 准 备 部 分 7分 钟
| 一、课 堂 常 规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任务及安全要求 4.检查着装 5.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慢跑(高抬腿、后踢腿)+行进间提膝前跨+俯身摸脚尖
三、徒手操: 1.扩胸运动 2.体转运动 3.腹背运动 4.侧压腿 5.膝关节 6.手腕踝关节 7.开肩 8.开背
| 1.教师指定地点集合 2.检查学生着装 3.提出本节课任务和要求 4.安排见习生 5.提醒课堂纪律和安全要求
1.教师组织学生绕羽毛球场地进行慢跑。 2.口令指挥。
1.教师讲解动作要求 2.教师示范动作并带领学生一起练习 3.教师喊口令 4.教师提示学生动作练习规格和要求
| 1.到指定地点集合 2.体委整队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 4.明确学习任务 5.见习生出列 6.遵守纪律
1.学生认真听讲,明确跑步路线,跟随教师带领进行热身。 2.学生认真听指挥,迅速作出判断,及时反应。
1.学生认真观看动作示范并明确动作要求 2.同学跟着教师一起认真做热身操
3.跟着老师一起喊口令 4.按教师提醒的动作要求进行练习
| 组织队形:图1 €€€€€€€€ €€€€€€€€ €€€€€€€€ €€€€€€€€ ‚ 要求:快静齐
组织:成4路纵队绕标志桶折返慢跑,控制前后距离,跟着老师的指令进行练习。
组织:四列横队,图2。 €€€€€€€€ €€€€€€€€ €€€€€€€€ €€€€€€€€ ‚
|
1 次
1次 |
2
2 |
小
中 | ||||||
基 本 部 分 28 分 钟
| 一、学一学 挺身式跳远动作要领:直线助跑,足跟过渡到全脚掌滚动式起跳,起跳后摆动腿膝关节伸展,小腿自然下放,两臂下放后展成挺身动作,然后两臂经后上方外展振摆,两腿块速前摆,收腹举腿,双脚同时缓冲落地。
二、练一练 1.挺身跳练习
2.原地模拟挺身收腹练习
三、评一评 3.高点挺身落垫练习过渡到上一步高点落垫练习
四、赛一赛 4.慢跑借助踏板尝试挺身式跳远
二、素质练习: 1.俯卧撑 2.俯撑提膝 3.俯撑摸肩 4.平板支撑 | 1.教师示范讲解挺身式跳远动作要领。 2.提问:①起跳时什么部位先着地。②空中成什么姿态。
1.教师示范挺身跳动作,讲解动作要求。 2.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口令指挥。
1.讲解并示范练习方式,提示练习时注意要点:顶髋展体。 2.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动作。
1.教师分好小组,示范讲解正确练习方式。 2.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练习时错误动作并择优示范。
1.教师讲解并示范练习方式。 2.巡回指导,小组纠错。
1.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同时提示练习要求。 2.组织学生练习。 3.激情的音乐伴奏并语言提示。 | 1.学生看示范听讲解,理解动作要领,明确本节课重难点。 2.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
1.学生认真听讲解,模仿老师正确进行练习。 2.听口令跟随教师进行练习,体会挺身动作。老师提出错误及时纠正,用正确的动作进行练习。
1.认真听讲,模仿老师动作进行练习,注意顶髋展体动作的形成。
2.2人一组互相帮助及时纠正同伴错误。
1.分小组进行练习,练习完从两侧回至队尾。
2.小组发现错误,互相指出并帮助改正错误,明确并用正确的动作练习。
1.分小组积极练习,按要求尝试完成完整动作。 2.学生认真听讲,纠正错误,积极练习。
1.学生与老师一起练习,模仿老师动作,积极参与练习。 2.自加压力奋力争先。 3.练习循环2组。 | 组织:练习队形同图2。 €€€€€€€€ €€€€€€€€ €€€€€€€€ €€€€€€€€ ‚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同图2。 €€€€€€€€ €€€€€€€€ €€€€€€€€ €€€€€€€€ ‚ 组织:2名同学为1组,1人练习时另一人观察、发现、纠正同伴错误,互相学习。
组织: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至场地进行练习。图3
组织:分为4个小组,依次进行练习,练习时观察同伴动作,积极学习,同图3 。
组织:成4列横队集合。 €€€€€€€€ €€€€€€€€ €€€€€€€€ €€€€€€€€ ‚ |
6次
6次
6次
6次
2组 |
1
4
6
6
4 |
小
中
中
大
中 | ||||||
结 束 部 分 5分 钟
| 1.放松拉伸
2.课堂总结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 1.口令指挥,示范领做。
1.点评练习及技能掌握、目标达成情况。 2.提出改进意见,明确努力方向。
安排值日生归还器材。 | 1.调整呼吸。 2.按要求进行放松练习。
1.认真听总结并进行反思。
2.自我评价目标达成情况。
值日生归还器材。
| 组织: €€€€€€€€ €€€€€€€€ €€€€€€€€ €€€€€€€€ ‚
|
1组 |
2 |
小 | ||||||
预 计 效 果 | 场地器材 | 田径场,横箱、踏板、垫子各4个,标志桶8个。 | |||||||||||
运 动 负 荷 | 练习密度 | 运动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要领,70%以上的学生能够在练习中运用正确的挺身技术进行练习,懂得动作正确与否,并且积极参与练习。
| 教学反思:
| ||||||||||
67.5% | |||||||||||||
平均心率 | |||||||||||||
120左右 | |||||||||||||
强度指数 | |||||||||||||
1.5左右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