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 | 以最美的姿态生长
招生
以最美的姿态生长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建设“美丽学校”的探索与实践
美丽学校,是我们对所追求的理想学校的一种形象表述。什么是学校之美?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发展教师的专业场所,作为师生生活的共同家园,它的美丽应是基于人的发展的环境、方式、过程、结果的美丽,让师生致力于追求并体验生存环境之美、生活之美、生长之美。
张家港市崇真中学的办学历史可以上溯至创办于1911年的教会学校“崇真学堂”,时贤马相伯、张謇先后来校讲演、题写对联或题赠匾额。2013年,学校迁至张家港保税区。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还是在“三个面向”的教育改革时期,学校都始终坚守着办“真”教育、培育“真”人的文化内核。在梳理百余年办学历史的基础上,学校提出“和谐、自由、幸福、生长”的价值追求,并以此为观照,在“美丽学校”建设的征途上执着前行。
进入崇真中学的大门,你就会看到左侧矗立着一幢巍峨的钟楼,它保留了学校老照片上最初教会办学时的钟楼样式。文化是一所学校的DNA。崇真中学认为,“美丽学校”应该和地方风土相融洽、和学校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在其中彰显自我个性。
作为苏南地区的一所百年老校,崇真中学的校园设计在现代风格中融入江南水乡的传统元素,以白墙灰瓦为基色,点缀以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主建筑楼牌设计借鉴中国篆刻艺术手法,做成朱红印章点缀于白墙上,呈现江南氤氲山水和传统水墨之道的审美意趣。同时,学校将带有文化传统的建筑融入布局之中。除了钟楼,学校仿建有20世纪50年代的校门、20世纪80年代的“双亭”——悠远亭和博厚亭,并修建了文化墙,上面刻有张謇先生题赠匾额上的“敬爱”二字。学校还发掘出本地的民间传说,设立了为建校而拆迁的旧址景点“马桥遗址”,并立碑纪念。校园环境和地方风土、地方文化和学校传统、老校记忆与学校新貌和谐相融,师生流连其中,赏其形而怡其神,在人地和谐中形成一种内外兼修的自觉要求。
崇真中学认为,目前的基础教育,要切实关注两个基本差距(或矛盾):一是学校发展与培养身心健康、顺应社会发展的毕业生之间的差距;二是学校发展与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也就是说,学校的发展要以人的发展为前提,而且要让学生能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身与心的全面释放,从而获得自由的发展空间。
学校课程是教育的落脚点。课程是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核心。而课程必然是带有学校文化韵味的。
崇真中学从培养“顶天立地有本事的时代新人”这一育人目标出发,在学校“五个发展观”(全面发展、全员发展、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快乐发展)的指导下,着手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是简单地进行课程“拼盘”,而应是对课程的统整,它作为一种重要组织手段,指向学生认知发展的三个向度,即经验统整、社会统整和知识统整。崇真中学从国家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划分的“领域”“学科”“模块”出发,结合自身实际和社区资源,对应统整的三个向度,设计出了学校课程结构,形成了“艺术与鉴赏”“体育与健康”“人文与生活”“科学与技术”“社会与实践”“崇真文化与传统”这六大课程领域,积极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和校本活动的课程化。其中,将容易被“随意化”的德育活动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并将其概称为“崇真德育”课程,其内含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游学活动、校史学习活动等。开阔的视野和科学的体系,使学校课程“菜单”丰富而“营养齐全”,学生在70多门选修课程中自由选择,健康而快乐地发展。
自由不只是外在约束的减少,还在于内在自觉意识的增加。学校大力推行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学生自治和自理。学生在参与管理与被管理的过程中真实体会到了一种规则之内的自由。
每年的12月30日,即便是冬日的寒冷也无法阻挡校园的火热,全校师生翘首以待的“社团嘉年华”晚会在这一天拉开帷幕。在舞台上,各个社团纷纷使出“浑身解数”,一展身手:“歌唱者联盟”社团的歌曲串烧,舞蹈社团的“青春秀”,小品社的“新白蛇传”,甚至还有教工广场舞俱乐部与太极拳俱乐部前来助阵,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社团嘉年华”不仅是学校课程的展示平台,更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评价方式,让学生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收获被认可的喜悦。在晚会之后的“新年祈福”活动中,学生们将写着各自新年愿望的红丝带系在树的枝头。这种“走心”的、仪式化的教育,于无痕中让学生对未来满怀憧憬。
幸福感的内在激发在崇真中学还有一个突出的载体——志愿者服务活动。除了开展“洁美港城”“平安护校”“邻里互助”等常规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们开始走进安徽大别山区,和革命老区的贫困学校结对,奉献爱心。他们在用爱心传递幸福并享受着幸福。
斯特劳斯说:“所谓平庸,就是缺乏美好事物的经历。”将外在感官浅层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精神深远的满足,就是幸福。在和谐的校园氛围中,崇真中学不遗余力地经营着学生的“美时美刻”。同时,校内多个教职工俱乐部、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强有力推进以及志愿者队伍建设,让我们看到“幸福”在全校师生中的映照。
崇真中学倡导顺应学生差异,实行多样化发展。近年来,学生在省级桥牌、健美操、“美境行动”、心理剧表演等比赛中也屡获奖项。
2006届毕业生王敏怡,本科读的是中文专业,后来却考上了体育系网球专业的研究生。如今在张家港市体育局任职的她坦言:“高中阶段和谐、自由的发展空间,让我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发现并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东西。”这份在人生中对取与舍的从容和自信,或许正是生命一种最佳的生长样态。
我校2006届毕业生王敏怡(左三)参加全国青少年网球排名赛裁判工作
崇真中学对价值追求的指向是宽泛并相融的,它们共同推动着师生的生长。比如“和谐”同时指向师生之间、身心之间的和谐,所以学校开展“敬爱”(敬师爱生)活动,倡导读书。再比如“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基于人本的管理和宽容,比如学校推行的“零处分”。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指出:“绝大多数儿童都表现出他们是具有培养前途的,如果在以后的岁月中这种希望成了泡影,那就说明,缺少的不是天赋能力,而是培养。”崇真中学围绕“和谐、自由、幸福、生长”的学校价值追求,在基于学校文化的“精致打磨”和沉淀中抓住教育本根,为“美丽学校”建设递交了一份具有开拓意义的答卷。
用户登录